银装素裹的哈尔滨,迎来第九届亚冬会高光时刻。这一盛会,是冰城走向世界的名片,更与市民生活紧密相连。安保工作,无疑是盛会平稳运行的关键。哈尔滨市公安局民警辅警无畏严寒与挑战,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高度负责的态度,默默筑起亚冬会的安全堡垒。
王晓磊:与“21”的不解之缘
先后21次提出并整改安全隐患21处;创造性提出“人员流动”设计方案,有效缓解观众安检入场拥堵状况,并通过测试赛实战检验;梳理制订21种情形的应急预案……“在家门口举办亚冬会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有幸参与护航亚冬,必定全力以赴。”平房分局巡警大队民警王晓磊信心满怀。2024年11月,王晓磊被抽调到亚冬会安保专班,面对首次参与护航重大国际赛事的全新挑战,他在心里为自己暗暗打气。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且艰巨,但王晓磊展现出了对安保工作的极度专注:快速熟悉场地,积极融入各项安保运行团队;研究各项安保政策与国际赛事的安保经验,提高对工作的要求;开展专业业务知识学习,不断地自我提升技能。面对挑战和压力,他从不退缩,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为亚冬赛事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每一次的赛事安保、每一次的复盘汇报,都凝聚着王晓磊的汗水和智慧。作为警队中正值当年的中坚力量,他在组织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他说:“哈尔滨亚冬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够护航亚冬是我职业生涯中的荣幸,我只有倾尽全力,才能不留遗憾。
田旭超:以专业技能护航赛区营商环境
在亚布力赛道外围,有一个身影很特别,他是经侦支队民警田旭超,几个月前,他进驻到亚布力雪上项目的住地,支援雪上项目的安保工作。
“大赛在即,我们经侦民警所要做的就是针对赛区企业与商户做好风险排查,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经济犯罪风险,并将其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亚冬会期间整个地区的经济安全。”田旭超说。
在亚布力的日子里,田旭超始终利用自身的经侦专业知识技能,帮助商户与企业化解经济风险,检查企业与商户的财务管理、合同签订等关键环节,提供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向企业负责人和员工普及防范经济犯罪的实用知识,努力确保整个亚布力赛区各行各业以及各项工作的经济安全和合规性,为亚布力营商环境的稳定和安全保驾护航。
“在亚布力一待就是几个月,有点想家了,结束后的愿望就是回家看看。”田旭超的家并不在哈尔滨,繁忙的工作致使他已经近半年没有回过家,转战亚布力后,他又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尽管不能与家人见面,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他最坚强的后盾,也是他心底最柔软的牵挂。
张娜:用平凡坚守托举亚冬会的平安
红博会展购物广场紧邻亚冬会开闭幕式主会场会展中心,其商场1号门堪称人潮汹涌的“风口”,每日近万人穿梭于此。“大爷,大娘,感谢配合安检。”这句简单的话语,巡(特)警支队辅警张娜每天要重复无数遍。面对部分群众对安检工作的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是恶语相向,她始终保持微笑与耐心,不厌其烦地向群众解释安检对于亚冬会安全的重大意义。
作为1号门安检站组长,张娜将“群众的事无小事”铭记于心,认真解答群众的每一个疑问,用点滴行动传递温暖。安检流程机械又重复,可她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不放过安检设备发出的任何一个“滴滴”声,力求让可疑物品无处可藏,用坚守筑牢安全屏障。
来自广东的赵先生在途经1号门安检站时,不慎遗失身份证。张娜发现后,考虑到失主是外地游客,身份证对其行程至关重要,立刻上报红博会展安检岗负责人,并迅速与治安民警取得联系。在多方协作下,成功找到了丢失的身份证,并联系上赵先生。赵先生激动得声音颤抖,连声道谢:“太感谢你们了,我和家人正为丢身份证发愁,今晚还有航班,你们可帮了大忙!”送别时,张娜贴心叮嘱:“出门在外,一定要保管好随身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