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依兰县江畔,寒风依旧凛冽,但乾德社区警务室里却暖意融融。社区民警正与综治干部、网格员围坐在”矛盾纠纷风险台账”前,逐条梳理近期走访发现的邻里矛盾线索,这是依兰县公安局创新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依兰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耕矛盾纠纷化解”主防”责任田,以机制创新推动平安建设提质增效。
织密”防护网”: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变”联合作战”
依兰县局打破传统警务壁垒,构建起”1+5+N”联防联控体系:以社区警务室为前沿阵地,联动综治中心、社区干部、一村一辅警、网格员及“冰城红警”志愿者五支队伍,将防控触角延伸至企业车间、田间地头、居民院落,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公安大数据与社区民情信息,实现矛盾纠纷”云端建档、动态预警”。今年以来,已通过日常走访摸排发现婚恋纠纷、土地争议等隐患24起,成功化解24起,预警准确率达92%。
巧解”千千结”:矛盾化解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破题”
在道台桥镇政府司法调解室,派出所民警武安唐正在带领”老支书调解队”化解一起积怨多年的宅基地纠纷。这正是依兰县局创新”四维调解法”的实践场景——发动乡贤能人、家族长辈等“关键人”、“关系人”、“老熟人”等开展亲情调解,邀请司法工作人员、律师事务所进驻警务室提供专业调解,组织“冰城红警”巡逻队进行动态调解,提前掌握家庭邻里、土地纠纷、婚恋情感、山林水土、经济债务等矛盾纠纷隐患,对复杂矛盾实行多部门联席调解。针对易引发“民转刑”的情感、债务类纠纷,建立“一事一专班”制度,通过“解心结+结解法”双管齐下,近三年累计排查矛盾风险1446起,调解成功率达98.6%。
筑牢”连心桥”:平安建设从”阶段治理”向”长效管护”转型
“张姐,上次调解的赡养费问题落实了吗?”社区民警闫瑞峰带着《矛盾纠纷回访表》走进居民家中。依兰县局积极践行矛盾纠纷化解“回头看”工作,对矛盾等级高、化解时间长的矛盾纠纷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对已化解矛盾定期回访,对存在复发风险的重点跟进,对可能升级的提级办理,并通过社区民警入户走访、短信、电话等形式及时了解新情况,通过“线上问卷+线下恳谈”双轨并行,有效巩固矛盾纠纷调解成效,努力搭建警民连心桥。今年以来收集群众建议28条,整改率100%,群众满意度达99.2%。
夜幕降临,警务巡逻车的警灯在村道闪烁,与千家万户的灯火交相辉映。这支扎根黑土地的公安队伍,正用绣花功夫织就基层治理的平安画卷,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松花江畔焕发勃勃生机。